9月5日,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发表了一份强硬的声明,要求日本政府完全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果,并承担其引发全球冲突的责任。 拉夫罗夫特别强调,太平洋地区的二战结局,包括日本无条件投降,是战后国际秩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他亦表示,俄罗斯将携手“志同道合之伙伴”持续开展各类活动,旨在探寻新证据,以查明日本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所犯种种罪行之详情。 拉夫罗夫选择在2025年9月初发表这份声明,时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刚刚过去不久。 俄罗斯外长明确表示,“铭记世界大战的教训”乃“我们神圣的责任”。往昔悲剧,不堪回首,铭记教训,方能避免此类惨剧于未来卷土重来。 俄罗斯不仅仅满足于要求日本承认历史事实,更要求日本承担“引发全球冲突”的责任。这一表述比通常的历史认知更为深入,直接指向日本在二战中扮演的角色定位。
近期,日本紧跟西方制裁俄罗斯,使俄日关系降至冰点。俄罗斯通过历史问题施压,实际上是对日本现行政策的一种反击。 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领土争端一直是日俄关系的绊脚石。两国至今没有签署和平条约,核心障碍就是这片争议岛屿。 俄罗斯借由历史问题施压,实则向日本传递明确信号:在领土问题上,绝无讨价还价之余地,二战既定结果乃不容置疑之铁律。”
在国际话语权争夺方面,西方经常拿“乌克兰战争”批评俄罗斯,俄方则用“日本二战责任”反击,暗示:“你们盟友的历史也不干净,别双标!” 日本对侵略历史的反省确实存在严重缺陷。随着冷战爆发、美国对日政策转向及国内政治生态变化,日本所接受的各项改造、改革半途而废。 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在日本战败50周年之际发表谈话,就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行为表示“深切反省与道歉”。 而20年后,2015年安倍晋三首相的“战后70周年谈话”则强调“战后出生的日本人不必背负‘谢罪的宿命’”,刻意回避军国主义日本对亚洲邻国的侵略和殖民历史事实。
更令人愤慨的是,据报道日本政府累计花费560亿日元用于国际公关,试图淡化侵略历史。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持续美化侵略历史,将二战战犯供奉在靖国神社,甚至将其塑造为“民族英雄”。 尽管日本政府试图淡化历史,但新的证据不断浮现。2022年8月15日,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首次公开载有“满洲516部队”414名成员信息的《关东军化学部留守名簿》。 这份揭露日本研制化学武器并投入实战的重要档案原藏于日本厚生劳动省,2017年被转存至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后经陈列馆研究团队跨国取证才得以获取。 3月,日本共产党籍参议员山添拓在国会展示第七三一部队进行人体实验的史料,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承认事实。
这些新证据的出现,使日本政府试图掩盖历史罪行的做法越来越难以维持。 俄罗斯并非唯一批评日本历史观的国家。墨西哥大都会自治大学政治与文化系副教授爱德华多·齐里·阿潘戈指出:“世界贸易再次显示出收缩迹象,与20世纪30年代的保护主义浪潮遥相呼应。” 这种历史类比令人警觉。今天的世界与二战之前的情况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特别是在“零和”战略思想的复苏、军事建设的加强和经济全球化的退却等方面。 全球军费开支在2024年达到创纪录的2.7万亿美元,连续第10年增长。这种激增并不局限于传统军事大国,各国都在投资先进武器系统、网络能力和天基防御平台。
2021年,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旨在通过在减贫、粮食安全、公共卫生和数字互联互通方面的合作,加速实现联合国2030年议程。 随后中国于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不可分割的安全、和平解决争端和反对冷战思维。2023年,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文明多样性,弘扬人类共同价值观,深化人文交流。 这些倡议与俄罗斯单一的历史问责形成对比,提供了更为全面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框架。 去年,5名侵华日军后代携史料来到我国吉林公主岭市,在站前小学替父辈向中国人民谢罪。其中,黑井秋夫选择了赤脚下跪,“作为日本人,我不能穿着鞋站在这片土地上。”
黑井秋夫回忆,他曾与日本孩子谈起战争,“孩子们知道的太少了”。这种历史认知的缺失,使日本年轻一代难以理解周边国家的历史伤痛和俄罗斯现在的批评。 八十年前,日本无条件投降。八十年后,俄罗斯翻旧账背后是现实利益博弈。 历史从未真正离开国际政治舞台,它只是换种方式参与现代博弈。俄罗斯这次出手,既争夺道义制高点,又敲打日本紧跟西方政策,还为东方战线增加筹码。
华泰优配-炒股平台杠杆-软件炒股杠杆-配资之家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